HupoStar0626 【干货!】律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我们都知道诗律分五言和七言,通常第一句如何写就断定了这首诗究竟是怎么起怎么收的,也就是甲乙丙丁四式。甲【甲乙丙丁甲乙丙丁】乙【乙丁甲乙丙丁甲乙】丙【丙丁甲乙丙丁甲乙】丁【丁乙丙丁甲乙丙丁】。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而第一句诗我们一般只看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基本就能确定是什么格式,因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真理告诉我们,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变化是相应的,如果一句诗出句的1、3、5字处或者4、6处出现了不符合格式的变化(比如本来是平,你非得写个仄,反之一样;这个毛病就叫"拗"。),那么出句本身的其他字处或者对句的对应位置就得同时作出改变来适应变化,让诗律尽可能朗朗上口不至于错的太离谱(这就叫"救")。①情况一:大拗。大拗出现在出句作为甲式或丙式的句子的4、6字处,且只出现在不符合二四六分明的情况中。该病能救,且该救,不得不救、必须救!甲式大拗:五言第4字应平却写仄、七言第6字应平却写仄。【策略:五言4拗,那么对句3救;七言6拗,那么对句5救。】丙式大拗:五言第4字应仄却写平、七言第6字应仄却写平。【策略:五言4拗,那么3处自救;七言6拗,那么5处自救。】②情况二:小拗、犯孤平、三平调。这三种情况一般会同时出现在出句,不管你是哪一式的出句,肯定会出现这三种毛病中的其中一种。因为这些毛病往往是第1、3、5这三个位置本平写仄了或本仄写平了。所以有1变、3变、13都变这三种情况。所以每一式都要分类讨论这三种情况。【五言四种】·甲式3或13变则小拗,策略为对句3字变来救(小拗可救可不救,但能救建议救);·乙式1变则犯孤平,策略是3变自救,或者干脆避免。·丙式13变则犯孤平(犯孤平是"仄平仄"的形式,只能自救),但自救又会三平调(三平调是指一句诗最后三个字是"平平平"的形式,没法救,所以建议直接避免),所以丙式13变了就白搭,拿它没辙。·丁式3变或13变和丙式犯了一样的问题,变了白搭,拿它没辙。【七言四种】·甲式时,5、15、35、135只要变了5就小拗,可救可不救但能救且建议救,策略是对句把5变了来救。·乙式时,3、13只要变了3就犯孤平,能救必须救,策略是把本句5变了来救。·丙式时,35、135变了35犯孤平,救了又三平调,没法救,建议直接避免。·丁式时,5、15、35、135变了5三平调,没法救,建议直接避免。如果以上情况没出现,则证明是能够变动的。至此"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干货分享完毕,谢谢琥珀丶星子Sama!

喜欢